企业绩效管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7|回复: 19

丧失了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后,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

[复制链接]

67

主题

3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QQ
发表于 2014-3-18 1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年版》第582页对于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的,为什么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按成本法或者权益法的不同,合并报表的处置不同呢?
      第二个问题, 对于成本法,剩余股权仍按照账面价值核算,处置的股权确认了投资收益。因原先在合并层面按照权益法,把子公司合并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已做调整分录,即:Dr.长投 Cr. 投资收益;如果不处置股权,这笔分录应该要带下来吧,DR.长投 Cr.未分配利润;现在要处置股权了,对于处置部分的股权,这笔分录是否需要转变成DR.投资收益 Cr.未分配利润,抵减单体层面的投资收益;对于剩余股权呢,是否也需要做这么一笔分录DR.投资收益 Cr.未分配利润,否则会和年初未分配利润对不上吧。因为未来期间内,剩余股份要按照成本法核算,合并层面再无动作了。

如果我上面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剩余股权按成本法核算的这种情况,其整个合并层面因这笔交易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对应的公允价值-处置股权对应的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剩余股权由于过去权益法核算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变动调整的部分

对于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书上倒是解释得挺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356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QQ
发表于 2014-3-18 1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年版》第582页对于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的,为什么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按成本法或者权益法的不同,合并报表的处置不同呢?
      第二个问题, 对于成本法,剩余股权仍按照账面价值核算,处置的股权确认了投资收益。因原先在合并层面按照权益法,把子公司合并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已做调整分录,即:Dr.长投 Cr. 投资收益;如果不处置股权,这笔分录应该要带下来吧,DR.长投 Cr.未分配利润;现在要处置股权了,对于处置部分的股权,这笔分录是否需要转变成DR.投资收益 Cr.未分配利润,抵减单体层面的投资收益;对于剩余股权呢,是否也需要做这么一笔分录DR.投资收益 Cr.未分配利润,否则会和年初未分配利润对不上吧。因为未来期间内,剩余股份要按照成本法核算,合并层面再无动作了。

如果我上面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剩余股权按成本法核算的这种情况,其整个合并层面因这笔交易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对应的公允价值-处置股权对应的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剩余股权由于过去权益法核算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变动调整的部分

对于权益法核算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书上倒是解释得挺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92

帖子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QQ
发表于 2014-3-18 18: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第一个问题:合并报表层面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在处置日的计量原则是一致的,即按照剩余股权于处置日的公允价值,后续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仅仅是后续计量方法的不同。

2、第二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即使在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都分别采用权益法核算,或者都分别采用成本法核算,其成本基础也是不同的:个别报表层面的成本基础是原先最初的取得成本按比例延续下来的;合并报表层面的成本基础就是处置日该等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84

帖子

5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3
QQ
发表于 2014-3-18 1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我是否可以总结为,无论剩余股权采用何种后续计量方式,合并层面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由此而来,都需要做合并层面和单体层面差异的调整。
另外想提一个问题,现在以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只对分配股利确认收益,如果被投资公司净资产无其他变化,长投的成本可以一直保持不变。但是考虑到最终股权成本无法通过后续分红完全收回时,就要考虑计提减值。如果在同一年既确认了投资收益,又对股权计提减值准备,这种情况是不是挺滑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383

帖子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QQ
发表于 2014-3-18 18: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无论剩余股权采用何种后续计量方式,合并层面均采用处置日公允价值,于处置日对其进行初始计量。
2、这种情况在实务中确有可能存在,例如投资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第一条规定,将实际收到的股利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但随即又需要进行减值测试(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高于子公司净资产额被认为一项减值迹象),也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另一种可能是:确认投资收益在前,后来被投资方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无法预见的变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368

帖子

5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3
QQ
发表于 2014-3-18 19: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非常感谢版主的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16

帖子

5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6
发表于 2014-3-18 19: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427

帖子

6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1
QQ
发表于 2014-3-18 20: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版主:
个别报表中,剩余股权账面价值为:视同原投资时即采取权益法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假设无商誉则为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合并报表中,剩余股权账面价值为: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
这是否将导致后续计算该项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中账面价值的永久差异?尤其是母公司仅有这一家子公司,丧失控制权后按照权益法核算,以后年度不应该编制合并报表时,上期期末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表与个别报表的价值差异应如何处理?直接冲减合并报表留存收益,还是如不做任何处理,如不做任何处理,合并报表中该价值差异如出现重大减值情况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386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QQ
发表于 2014-3-18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已经指出过,根据解释4号第四条的规定,丧失控制权但仍然保留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虽然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对剩余股权均采用权益法核算,但权益法的核算基础是不同的。这个差异将长期存在,直至该项股权投资被处置完毕,或者该被投资单位再次成为全资子公司为止。
当母公司仅有这一家子公司,丧失控制权后按照权益法核算,以后年度不应该编制合并报表时,原先合并报表层面的权益法计量结果与个别报表层面延续编制报表的结果将不能衔接,以后年度也不再编制合并报表。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是由于中国会计准则下的报表只有个别报表(法人)和合并报表(合并集团)两种,而没有引入“经济主体财务报表”的概念所导致的,类似问题本版面上以前也已有多次讨论,你可以搜索一下。
通常情况下,该等剩余股权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计量结果要高于个别报表下,但是一旦发生减值,则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层面的可收回金额是一致的,所以两个层面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不同。也可能出现可收回金额介于两个层面的帐面价值之间,因而合并层面需计提减值准备而个别报表层面无需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71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发表于 2014-3-18 20: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提问,关于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异,是否需要在合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还是这么理解,税收针对的是独立法人,非合并层面而言,在个别报表层面,其长投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一致的,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企业绩效管理网 ( 京ICP备14007298号   

GMT+8, 2023-10-2 18:14 , Processed in 0.08195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